吕福生:从孟非说给“熊孩子”弄一节专用车厢说开去 |教子有方

从孟非说给“熊孩子”弄一节专用车厢说开去

吕福生


    国庆期间,孟非坐了一趟高铁,期间应该是有孩子的吵闹跑跳让孟非不胜其烦,于是就发了条微博,说为什么不能有熊孩子和父母的专用车厢。
    孟非微博一出,立即引来一片“灭灯”,理由当然很充分,比如,那是不是也应该设立“熊孩子餐厅”“熊孩子商场”?并有文章指这篇微博里透出了孟非的自恋与偏见。且不说孟非是不是自恋和偏见,也不说设立“熊孩子餐厅和商场”是否抬杠,今天就说说这所谓的“熊孩子”。
    第一,熊孩子的问题不在孩子,全在父母,板子不能打在孩子身上。
    孩子天生都是最好的。他们天生爱学习爱思考,天生爱做事爱劳动,天生具有同情心愿意与人为善愿意帮助别人。因为如果人类天生不是这样的,那么,咱们现在就还是住在林子里的猴子和大猩猩,哪会成为现在还能对“熊孩子”品头论足的万物之灵?天生都是像天使一样的孩子咋就变成熊孩子了呢?是家长和老师错误的教育!骄纵自然是熊孩子产生的原因,包办和强制也同样是呀。
    蒙台梭利曾经出过一道题,两组孩子分批进入玩具教室,一组孩子进去,一看满眼的玩具,立刻欢呼一声就冲向玩具;另一组孩子进去,他们先是东瞅瞅西望望,然后才各自走向中意的玩具。问,哪组孩子是正常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以为,第一组是正常的,因为孩子天性喜欢玩具,一见玩具自然乐开了怀。而第二组之所以见到玩具很安静,就可能是因为父母管教的严,因而形成了谨小慎微的习惯。但实际恰恰相反,第二组才是正常的。第一组之所以表现的欢呼雀跃,恰恰是因为平时父母管多了,在这里是自由的,因而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而正常的孩子,对环境首先具有观察的本能,并有保持秩序的本能(秩序敏感期),因而面对满眼的玩具也仍然保持了安静与平和。
     再回到那些不问自取乱拿东西、公共场所大声尖叫乱跑、坐电梯乱按楼层、乱翻别人东西的所谓“熊孩子”,产生的原因也就是两个,一个是父母的骄纵,一个是平时父母的包办强制(也就是管得太多了),熊孩子只不过是父母错误教育的受害者,对这样的孩子,应该是同情,而不是厌烦。父母生病,不能让孩子吃药。“熊孩子”的黑锅也不能让孩子来背。
     中国所有的家庭教育问题,都应该是教育父母,而不是教育孩子!
     第二,还有很多所谓的“熊孩子”并不是熊孩子,那是充满了好奇心与想象力的孩子。比如,孩子穿着刚买的新鞋,非要踩路上的小水洼;穿着刚买的衣服,非要在地上爬;新买的电动玩具小汽车,才玩儿了一天就拆的七零八落;正在包着饺子,她突然把碗里的面粉撒向空中;刚装修好的房子,兰舍硅藻泥的墙面上他就给你涂上了鸦......这些孩子可都不是熊孩子呀!这些孩子都是有丰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他们的那些看似熊孩子的做法,都是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体现和发展。就像撒面粉的那个孩子,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满眼沉浸在想象中说了一句“下雪啦”!而好奇心与想象力,又是创造力的源泉!都说想培养孩子成为有创造力的人,不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那就根本不成!而好奇心与想象力,又只与童年和同心相伴,只能保护,无法培养。没有好好保护,长大之后就随风飘散了。
     很多父母总想着,能不能既不产生所谓的破坏性行为(比如在墙上涂鸦),又能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比如给孩子买一块涂鸦板,只在板上涂。但孩子很可能不涂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只能在一种近乎完全自由的环境下才能绽放,这一块涂鸦板就把他局限了。
     在自己家里,只要孩子的行为不会对别人或自己造成身体伤害,那就给他自由!在外边,只要孩子的行为不侵害别人的权利不会让别人感到不适,那就给他自由!
     在公共场所影响别人的种种行为,是需要纠正的,但不应该是怒怼孩子,父母要承担责任。在飞机上火车上,我们经常都会遇到对这样的孩子,但是说真的,我从没有厌烦过,我真的只有深深的同情——这些孩子不幸生在了一个不懂教育的家庭。

    教子有方家庭教育系统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3-2022 powered by mdjs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黑ICP备2022009921号-1 五悦华章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阳光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