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福生:辨析一下“刻意练习”和“一万小时定律” 教子有方讲师营
目前流行一种理论,叫做“刻意练习”,核心意思就是,如果你在某个领域能认真投入一万个小时(也叫“一万小时定律”)进行刻意练习,那你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顶尖高手。初次听到这个理论是在去年,当时内心便有些疑惑,原因在于这种刻意练习和我一直以来对教育的认识有冲突。于是这个疑惑就一直跟着我挥之不去,直到最近忍不住查找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和文章,才放下心来[愉快]。
当时觉得和自己对教育的认知冲突在哪里呢?我一直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理性、情感、意志(道德)——得到健康发展,也就是开启智慧(理性)、丰富心灵(情感)、升华灵魂(意志),教育的途径则一定是通过质疑、开放、发散、思考等方式来实现,而不是靠灌输。但是,刻意练习这个词儿,总让我觉得与机械式灌输是异曲同工一个意思[撇嘴]。
现在为什么放下心来?是因为最早在1973年提出这个理论的赫伯特.西蒙从没有把这一理论运用到所有工作、所有领域、所有对象,他只是提出了在诸如体育运动或者某种专项技能方面的水平提升上,这种刻意练习的重要性。他是想解释人类认知心理上的某些规律或者特性。注意,是某些,不是全部,也不是普遍。1993年,瑞典一个叫埃里克森的心理学家在西蒙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这个现象,并且正式提出了“刻意练习”的概念,但是,他的研究对象仍是小提琴手这样的专业技能人员。以后就不一样了,一些国外畅销书作家把这个严肃的心理学领域研究课题的结论庸俗化、普遍化,出来了诸如《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样的通俗读物,把适用对象随意扩大化,于是变成了类似成功学的心灵鸡汤。我们国家引进过来,基本上就只有心灵鸡汤了[大哭]。
毫无疑问,任何领域如果不投入足够的时间,就很难把握那个领域的特质和规律,也就无法成为这个行业的顶尖高手。但是,如果把希望都寄托在刻意练习上,则只能是失望。即使是打球、拉琴这样的体育和艺术领域,如果没有一些天分,两万个小时也难成为顶尖高手,充其量是个匠人。当然,工匠也不错,只是不是大师。、对于那些需要想象力、思考力、创造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只靠刻意练习就更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通过那些质疑、发散、思考等带来的理性的的开启,没有通过与同类充分交往形成的感知别人情绪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没有通过走向大自然与大量阅读或者审美实践形成的审美能力,没有在实际交往与大量阅读中形成的现代道德,都将只能是这个因创新创造成为常态而极快速变化的时代的跟随者,甚至被淘汰——哪怕他刻意练习了几万个小时。
发育出健全的精神,创造性地不拘一格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破解各种现实困难,这种训练或练习,才是成功大道。刻意练习,只在诸如体育、艺术或某项专业技能领域有其规律性。即使在这样的领域,这种刻意训练也是有严格的边界条件的。比如一个运动员,想成为世界冠军,即使他有先天素质,如果没有教练、陪练、设备等一系列支持系统,也几乎不可能。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有严格适用范围的理论会被庸俗地普遍化,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觉得自己又遇到了一个豁然开朗的普遍真理而不加辨别地吸收了。原因就在于,一是没有构建出属于自己的自洽而正确的逻辑思维体系,二是在相关的领域中(比如认知与教育领域),没有形成自洽而正确的理论体系。于是,支离破碎的状况下,就可能遇到谁就觉得谁说的对。特别是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就像这个理论,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西蒙提出的,还怀疑什么。殊不知,人家的理论是有严格限制范围的,而且,人家的目的也不是教我们如何成功的。
如果我们不专业搞体育搞音乐或者当厨师之类,那就还是要继续开启智慧、丰富心灵、升华灵魂。